第36节(2/2)

,是选择电车前进的方向,是否用一个人的生命去救另外五人。

    那么哥谭人面临的电车难题,是选择是否把一个人推下轨道,去救另外五人的性命。

    一般而言,对于个体,前一个问题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选择,后一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拒绝。

    但如果着眼于集体,用少数人的生命去换取更多人的生命就是最优选择,人类早已用无数次的战争史给出了既定答案。

    我已经可以想象到,在一开始,哥谭必定是混乱的、无序的,但随着生死关头的逼近,迫于死亡压力人们会用尽所有手段去换取存活的可能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个体必然抗衡不了群体,群行的人们会产生新的规则和秩序——为了生存,不惜一切代价。

    老人是最先被抛弃的,接着是残疾人,然后是独身的妇女,还有失去了父母庇护的儿童……

    残酷吗?残酷。

    但这就是地球上亿万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的优胜劣汰铁律,只是人类硬生生用道德、用法律、用文明覆盖了生死存亡的法则。

    现在,小丑毁了它,一边践踏人类的秩序,一边嘲笑欣赏人类为了活命的各种丑态。

    星星帮的核心成员问我现在该怎么做,我们要如何选择。

    事实上,虽然身处于看似无解的现在,但早已凝聚成为一个团体的星星帮手里拥有着相当多的选择。

    我们可以用手里的武器抢夺富豪官员的游轮,撤离哥谭。

    “拿上武器,抢游轮,让老弱妇孺优先登船。”

    我们可以戴上囤积的防毒面具,用氧气瓶,呼吸机续命,躲在避难所,等待后续的救援。

    “前往哥谭市政厅,向民众发布广播,搜救不便行动的人,把生存物资带去避难所派发。”

    我们甚至可以和亲朋好友等待死亡,享受珍惜生命最后的每一分每一秒。

    “不怕死的,愿意为自己的亲人、朋友、甚至是陌生人换取活的可能的,和我一起去排弹。”

    我凝视着前方黑暗的道路,身旁广告牌上小丑绿的荧光箭头犹如在指向地狱的通道。

    是啊,我明明有那么多选项,为什么偏偏选择第一个赴死呢?明明一开始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好好活下去。

    自私苟活是人性,我是一个普通人,我从不否认我的一部分由它组成。

    但现在,我却站在这里。

    或许,牺牲奉献更是人性的一部分吧。

    哥谭又下雨了,就像此刻此刻,无数的人在哥谭哭泣。

    我却微笑起来,和身后的人说:“我们唱首歌吧。”

    我需要一场仪式,将我的死亡‘升华’到牺牲的高度,让信念在人心里生根发芽——就像星星帮的宣誓仪式一样。

    在《Gotha


    第36节(2/2)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