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4节(1/2)

秦王而不知陛下,恐秦王有不臣之心……

    谢淳却从未在朝上提过,更没有对宣和说。

    宣和这,是白修远说的。

    他默默收好了名册,有些想笑,这还真有几分党同伐异的意思在,随即又敛了笑意,想来是他好事做太多,叫人忘了他的本 Xi_ng 。

    万寿节的宴席上,他端着酒杯像那名册上的大人一个一个地敬酒。

    他什么都不说只是敬酒,反而叫人万分惶恐。

    他知道了。

    他如何知道?

    他想做什么?

    谢淳坐在最上方没有什么反应,大有两不偏帮的架势,宣和知道他们心中煎熬,愈发从容,一手酒壶一手酒杯,不紧不慢一个一个敬,殿中的谈论渐渐停了,连呼吸都凝重起来,一时间只余丝竹之音,有些空洞。

    一壶酒将尽,宣和倒出最后一杯,将酒壶随手扔给侍从,便向着下一个目标举起了酒杯。

    谢淳终于说话了:“阿和。”

    众人都松了口气,看来圣上还是有底线的。

    却见宣和换了方向,向着他遥遥举杯:“臣敬陛下。”

    谢淳无言,半晌,也拿起酒杯向他示意。

    无声的交锋,宣和胜。

    谢淳看了一眼朱公公,朱公公会意,宣和再拿到手中就成了极淡的果酒,宣和喝了一口便挑眉看向朱公公。

    朱公公笑得讨巧,低声道:“饮酒伤身,陛下心疼殿下呢。”

    宣和瞧了一眼御座上的人,倒是没有坚持,他酒量好了许多,方才那一壶下去也已是微醺,不过是强撑着一口气要教训人罢了。

    谢淳到底是向着他的。

    宣和高兴了,被他抓着喝酒的却差点哭出来,敬完了一轮这祖宗也没有半点要停的意思,开始敬群臣,一会儿是御史台,一会儿是六部,被点到最多的还是上书说过他坏话的。

    原以为皇上是向着他们,会叫秦王适可而止,没想到他竟是纵着秦王。

    他们喝着陈年佳酿,秦王饮着闺中女儿爱的果酒,十个也喝不过他一个啊。

    第86章

    宣和生辰那日,不但有名下店铺为他庆生,各种珍宝从各地运送回京,更有百姓自发为他祈福,动静比第二日的万寿节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    但是经了万寿节这一遭,暂时没人敢找他麻烦。

    群臣都将参他的折子压下,言官都暂时没敢找他麻烦,唯独一人,不但没有压下,反而在大朝会上进了一道万字的折子,讨伐秦王。

    大朝会除了地点不同,参加的人更多一些,奏议的内容同平时的朝议是差不多的。讨论的事,一部分是皇帝提前定下的,一部分是朝臣上奏,这其中也包含了工作汇报,或者某些政策提议,不管是哪种,上奏的朝臣都要都要先写好折子,然后再在朝上进行口述奏答。

    这位新科状元受封从六品翰林院修撰,若非是在御书房行走,跟在皇帝身边,连参加大朝会的资格都没有。

    状元三年一个,考上了自然是风光无限,前途不可限量,但今日朝上就有三位状元。

    说到底,前途也只是前途,没有真正成为现实之前,一切都是虚的,在大部分人眼里,他也不过是刚入朝的晚辈。

    他忽然站出来说“臣有本奏”时,所有人都以为是皇帝授意的,毕竟在御书房行走,怎么也能算是天子近臣。

    先帝时,常有人揣摩上意,上些折子试探皇帝的意思,有时候这也是皇帝对朝臣的试探。但谢淳登基这几年来,大家也 M-o 透了他的脾 Xi_ng ,他是说一不二的 Xi_ng 子,愿意听听建议,采纳与否在他,而他若有要做的事,众人的反对意见从来没有做效,他们只能完善。

    除了秦王,秦王的话往往都是代表皇帝的意思,或者说,只要是亲王说的,多半都会成为帝王的旨意。

    因而这两年来,这类的试探是越来越少了,状元郎这一道折子,若真是皇帝的意思,那可真有意思了。

    状元郎年纪轻轻又在御书房行走,面圣的次数可不少……

    陛下宠幸秦王已经三年,若是倦了,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一时间,众人心思各异,静静旁观。

    朱公公将折子呈到御前,谢淳翻开折子,又听状元郎说:“臣要参秦王结党营私,魅惑君主。”

    莫非陛下要下手了?

    也是,秦王在民间的声望,过高了。


    第134节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